登录
星河湾灵格风幼儿园

蘑菇中毒高发季,小心误食毒蘑菇

发布者:简宁发布时间:2017-04-26点击数:1409

       时下雨水增多,正是菌类生长旺盛期,但因烹饪方法不当或误食毒蘑菇而引发的中毒已成为人们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QQ图片20170426074517.png

什么是毒蘑菇?

  蘑菇又称蕈,属于真菌植物。毒蘑菇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蘑菇类,又称毒蕈、毒菌、毒茸等。目前全国已知的毒蕈有100种左右,我省发现了67种,其中毒性很强者有10余种,如: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白帽菌)、毒伞(绿帽菌)、鳞柄白毒伞(毒鹅膏)、秋生盔孢伞(焦脚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土生红褶菇)、残托斑毒伞、鹿花菌、马鞍蕈等。因蘑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且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是人们喜爱的副食品之一。


QQ图片20170426074706.png

 

食用蘑菇中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误食: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大红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食用的大红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的发生。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了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食用了被污染的野生菌: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的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毒蘑菇中毒类型和症状有哪些?

  毒蘑菇中的毒素十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且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蘑菇中,因此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日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


1.胃肠类型: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快的10多分钟,主要症状是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水样便腹泻,不发热。这种类型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好。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肝菌、毒粉褶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




2.神经精神型: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四小时,临床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呕吐、腹痛、腹泻、脉搏缓慢等。病人产生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走路不稳,出现幻视症,还有可能类似精神分裂症。重症病人出现抽风、昏迷等。也有病人出现流口水、流泪、大量出汗、血压下降等,甚至相反症状。中毒病程为1-2天。 




3.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严重者心律不齐、抽风、昏迷。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多为误食鹿花蕈所至。


4.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病人在病程中有的会出现假愈期,导致误诊误治,如经过积极治疗,可痊愈。 多为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这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黄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6.日光过敏性皮炎型: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


         小贴士

1.对不认识的野蘑菇或对是否有毒“把握不大”的野蘑菇,不要贸然采摘食用。

2.对过于幼小或过于老熟或过于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不宜采食。

3.对于市场上卖的野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4.烹调加工野蘑菇经洗净后,宜先在沸水中煮3min~5min,弃汤后再炒熟煮透。

5.有些毒蘑菇中的毒素与乙醇反应会加重中毒,故进食蘑菇时最好不要饮酒。